院农研中心举行《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》研讨会
刘建武院长充分肯定了中心及时跟踪学习中央精神、把握农村研究与实践工作方向的做法,并结合其在“一进二访”(进村入户、访困问需、访贫问计)活动中实地调研的体会,对《方案》中提出培育职业农民队伍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、创新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等重大举措进行了探讨,认为我国贫困村与贫困人口还较多,部分贫困农户的贫困程度深,基本生活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,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一个也不能少,一户也不能落”的理念,完善贫困农户生活保障的体制机制,发挥农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,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,提升农村文明水平,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。
科研处处长陈文胜研究员融合其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,从农民收入增加、农地制度改革、农业发展制度改革、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、农村社会治理改革等层面对《方案》进行了全面解读,多维度解析乡贤治理、廉价政府、基层民主和农村生态建设等问题。办公室主任潘小刚研究员结合走访扶贫点时的体会,认为农村改革发展重在“托底”与“提升”两个方面,《方案》对于“提升”作了全面的部署,还应该加大农村医疗保障、小孩就学、养老和低保等“托底”方面的改革支持力度。中心执行主任王文强副研究员从投入、农产品价格形成、农业补贴、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,对《方案》提出的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行了解读。区域经济所所长谢谨岚研究员就《方案》提出的五大部分内容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。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陆福兴研究员就《方案》中的农村建设性土地改革试点发表了看法,认为改革应为村集体赋权。刘新荣研究员认为《方案》很有针对性,是近年来我国多项农村改革政策基础上形成的比较完善的“组合拳”。邝奕轩研究员认为《方案》瞄准农村生态保护的配套机制还有待细化。哲学所所长
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《方案》部署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,直面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,大胆推荐近年来各地改革试点的经验,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顶层设计,体现了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、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”的改革取向,既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,又是对“十三五”农村改革发展的具体指导,为“十三五”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,拓展了实践探索空间。 (邝奕轩供稿)